网站支持IPV6 | 无障碍阅读 | 适老化模式
当前位置: 首页>>专题专栏>>档案史志

《民乐年鉴2023·永固镇》

来源: 民乐县地方史志办 作者: 日期: 2025-03-05 09:35

概况    永固镇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 ,是历史上的月氏王城、匈奴单于王城所在地 ,辖区内有河西地区最大的墓葬地——八卦营汉墓群。东临山丹马场,西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乡毗邻,南与南丰镇相连,北与洪水镇、民联镇接壤,是古甘凉大道的必经重镇。辖区面积102.61平方千米。辖八卦村、东街村、南关村、姚寨村、西村、滕庄村、总寨村、牛顺村、邓庄村、杨家树庄村10个行政村,76个村民小组,耕地面积8.12万亩。全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,海拔2486米,处寒冷湿润区,宜农宜牧。2022年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0元。

产业结构    紧盯目标责任书,精准分解粮食种植任务面积,细化量化考核指标,严格奖惩兑现,逐村逐组逐户落实粮食种植面积4.5万亩(小麦2.4万亩、大麦1.2万亩、马铃薯0.7万亩、蚕豆0.2万亩),全面完成县上下达的任务。立足气候冷凉优势,加快构建“一村一业”“连村成片”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,把发展中药材、高原夏菜、油菜等特色优势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,落实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.8万亩(高原夏菜0.8万亩、中药材1.2万亩、油菜0.8万亩),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。按照“小群体,大规模”的思路,构建“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产销一体化现代畜牧业发展格局,修建南关村河滩地养殖场,在解决整村搬迁群众养殖需求的同时带动全镇发展养殖户240户,全镇牛饲养量达到6500头、羊饲养量1.8万只。常态化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,精准对接用工需求,深入挖掘就业岗位,大力开展劳务输转,着力保障群众稳岗就业,输转劳动力7600余人,输转人数、务工收入均高于2021年同期。

基础设施    全面推行“小块并大块、一村一块田、一企一基地”经营模式,实施完成八卦营村、邓庄村、滕庄村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,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.48万亩,占耕地面积的67.6%。教育、卫生、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,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。坚持改造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,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,对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镇级清单要求,紧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、基础公共服务、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,因地制宜推进南关村、东街村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,为群众创造更加舒适宜居、便捷优质的生产生活环境。牢固树立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按照“全面宣传、整体推进、重点突破”的工作思路,打好主动仗,下好先手棋,成立工作专班,认真开展政策解读、协议签订、贷款办理、群众选房、车库及商铺安置、尾款收缴等工作,落实搬迁对象348户。

生态治理    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,在东街等村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3000亩。全面落实“林长制”“河长制”,配齐配全镇村两级林长12人、河长8人、专职林草管护人员48人。扎实做好森林巡护、森林防火、林草资源管理等工作,健全完善退耕还林区域保护制度,严厉打击林业违法犯罪行为,镇域生态文明水平大幅提升。稳步推进“蓝天、碧水、净土”三大保卫战,集中力量排查整治影响村容村貌的重点难点问题,深入开展农村户厕改造问题排查整治,有序推进高质量“清洁村庄”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“回头看”,累计清理粪堆、柴草堆、杂物堆等160余处、各类生活垃圾400余吨,回收废旧地膜85吨,排查整治河道内突出问题3个。

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   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,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紧盯全镇690户已脱贫户、412户低保户、86户特困供养户,持续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,做到聚焦重点、精准帮扶、动态清零。巩固“两不愁三保障”成果,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,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。扎实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52场次,以务实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加大惠民政策宣传力度,严格落实农村低保、特困供养、临时救助、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,妥善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。

社会治理   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“一岗双责”,切实抓好道路交通、学校、消防、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,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积极构建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,建成镇村调解委员会10个,配备调解员56名,化解调处矛盾纠纷52起,化解率达到100%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,深入开展征信摸底排查修复工作,全年未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。建好用好协商议事平台,组建基层政协议事室11个,纵深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。深入推动法治永固、平安永固建设,推进“八五”普法,实施乡村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程,引导群众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。

民生保障    完善落实农村低保、临时救助、医疗救助、特困供养、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、妇女“两癌”免费筛查等保障政策。发展以扶老助残、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,妥善解决社会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,完成低保调整430户1097人,累计发放低保金385.65万元、特困供养资金65.68万元、临时救助资金156.14万元。持续强化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体系管理,打造快捷、高效、便利的一站式服务,镇村服务水平全面提高,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%。

基层党建    紧扣“四化四提”强基固本行动要求,修缮南关村党群服务中心,整顿提升邓庄村软弱涣散党组织,争创五星级党支部1个、四星级党支部6个。注重抓好乡村振兴生力军队伍建设,突出选育管用,对52名村级后备干部实行“一人一册”动态管理,加强培养教育。严把党员入口关,发展党员9名,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名。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,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培训1场次、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升培训1场次、党务专题培训8场次。认真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制度,“春节”“七一”走访慰问生态及地灾搬迁做出突出贡献党员19名,“光荣在党50年”党员5名,老党员、困难党员18名。

《民乐年鉴2023·永固镇》" />